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在诊断与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1
作者
孙树芬
卢林
宋默琴
谢佐福
黄书华
机构
[1] 福建省肿瘤医院!
关键词
宫颈癌; 端粒酶活性; A值; 诊断;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在诊断预测患者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 ISA)对病理确诊的 35例宫颈癌组织和 12例宫颈炎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半定量检测。结果  35例宫颈癌组织中 31例端粒酶阳性表达 ,端粒酶阳性率为 88.6 % (31/ 35 )。 12例宫颈炎组织中有 2例端粒酶阳性表达。端粒酶 A值的高低与组织分化、临床期别有关 ,分化差、晚期癌 A值明显增高。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测预后 ;端粒酶活性将成为宫颈癌的肿瘤标记物。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检测人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酶TRAP-ELISA法的建立 [J].
卫立辛 ;
郭亚军 ;
闫振林 ;
施军霞 ;
沈锋 ;
谢天培 ;
崔贞福 ;
吴孟超 .
中华肿瘤杂志, 1998, (04) :24-26
[2]   端粒酶-肿瘤细胞“永生化”标志 [J].
刘兴坤 .
中国肿瘤临床, 1998, (06) :51-53
[3]  
临床妇科肿瘤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张惜阴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