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红薯对稻田土壤碳库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康轩
黄景
姜建初
蓝立斌
吕巨智
梁和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免耕; 稻草覆盖; 活性有机碳; 土壤碳库; 微生物数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探讨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红薯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能提高0~10 cm耕层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各项碳库指数,而对10~20 cm土层的影响不明显;免耕稻草覆盖0~10 cm、10~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高于传统栽培,说明免耕稻草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产上长期采用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培肥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蔡立群 ;
齐鹏 ;
张仁陟 ;
李爱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1) :1-6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邝伟生 ;
梁启新 ;
谭小莉 ;
张雪 ;
刘玉佩 ;
蓝立斌 ;
李宏艳 ;
梁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3) :299-302
[3]   保护性耕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王燕 ;
王小彬 ;
刘爽 ;
梁二 ;
蔡典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766-771
[4]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邝伟生 ;
张雪 ;
刘玉佩 ;
王勇 ;
梁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1) :30-32
[5]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 [J].
李忠佩 ;
吴晓晨 ;
陈碧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8) :1712-1721
[6]   中国甘薯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J].
刘伟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4) :484-488
[7]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J].
潘根兴 ;
赵其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84-393
[8]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J].
于荣 ;
徐明岗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5, (02) :49-52
[9]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J].
陈蓓 ;
张仁陟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34-638
[10]   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J].
邹应斌 .
作物研究, 2004, (03) :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