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肥力特征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郑圣先 [1 ,2 ]
廖育林 [1 ,2 ,3 ]
杨曾平 [1 ,3 ]
谢坚 [1 ,2 ]
聂军 [1 ,2 ]
吴小丹 [1 ]
向艳文 [1 ]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 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湖南省; 双季稻种植区; 水稻土; 肥力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901 ;
摘要
通过对湖南省8个双季稻种植区田间采样并结合水稻产量测产,研究了不同生产力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有机质和腐殖质组成)和养分含量状况(全量和有效养分),分析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湖南省双季稻种植区高产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47.74±11.59 g/kg、2.70±0.72 g/kg和39.8±14.21 mg/kg,均达到非常丰富的水平;中产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也处于丰富水平,与高产水稻土比较,其差异不显著;低产水稻土的上述养分显著低于高产和中产水稻土。高产水稻土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105.83±22.73mg/kg),中产和低产水稻土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和严重缺乏水平。经过长期的培肥,高产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达到非常丰富的水平,有机质库和磷库均处于丰富水平和盈余状态。高产水稻田土壤的质地一般为壤土和粘壤,固持钾的能力弱,速效钾含量不丰富,应该重视施用化学钾肥、有机肥和稻草还田,保持土壤钾库的平衡和提高。多数中产水稻土的有机质和养分均比较丰富,只要采用最佳的田间管理,可以实现高产水稻土的产量目标。低产水稻土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差,养分缺乏,应加强改良和培肥管理,提升其土壤肥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08 / 11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 [J].
廖育林 ;
郑圣先 ;
聂军 ;
鲁艳红 ;
谢坚 ;
杨曾平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0) :3541-3550
[2]   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常熟市为例 [J].
胡建利 ;
王德建 ;
孙瑞娟 ;
王灿 ;
刘勤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087-1094
[3]   控释氮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 [J].
罗兰芳 ;
郑圣先 ;
廖育林 ;
谢坚 ;
向艳文 ;
聂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608-613
[4]   控释氮肥对洞庭湖区双季稻田表面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的影响 [J].
纪雄辉 ;
郑圣先 ;
鲁艳红 ;
廖育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7) :1432-1440
[5]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J].
秦晓波 ;
李玉娥 ;
刘克樱 ;
万运帆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143-148
[6]   江西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变化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324-330
[7]   我国南方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陈防 ;
郑圣先 .
土壤肥料, 2004, (06) :28-32
[8]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 [J].
李忠佩 ;
李德成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玲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6) :870-878
[9]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龄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344-352
[10]   江西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特性及其管理 [J].
范业成 ;
叶厚专 .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03)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