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方法研究——以济源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安娟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目标分层次评价模型; 济源市;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3.158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量化评价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并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综合评分法,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目标分层次评价模型",且应用于济源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计算得出2010年济源市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2020年将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评价方法简单、思路清晰、易于操作,为其他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212 / 12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天津市建设节水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王丽娜.天津科技大学.2006, 02
[2]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谢季坚;刘承平[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M].侯捷主编;.文汇出版社.1998,
[4]   节水型社会及其评价指标的应用 [J].
史俊 ;
文俊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 (05) :54-56
[5]   建设节水型社会——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J].
刘泉 .
西部论丛, 2005, (09) :30-31
[6]   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J].
陈莹 ;
赵勇 ;
刘昌明 .
资源科学, 2004, (06) :83-89
[7]   模糊评价法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J].
韦小兵 ;
宋彧 .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4, (08) :77-79
[8]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J].
陈莹 ;
赵勇 ;
刘昌明 .
干旱区研究, 2004, (02) :125-129
[9]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优化配置水资源 [J].
张晓萍 ;
陈梦玉 ;
杜晓雷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4, (01) :3-4+11
[10]   综合加权评分法的综合权重确定新探 [J].
陶菊春 ;
吴建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8)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