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近年来天津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1年天津市15~24岁年龄组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信息和2010—2011年每年4—6月份对河西、津南2区内随机抽取2所大专院校中的在校生开展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每个哨点每年监测样本约为800人。监测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和血清学信息(HIV、梅毒检测情况)。结果 2006—2011年共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 54例,其中HIV 51例,AIDS 3例,6年间各年青年学生报告病例数占当年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2%(3/119)、1.92%(3/156)、3.24%(8/247)、4.18%(12/287)、3.15%(11/349)和4.01%(17/424)。同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9.63%(43/54)。来自于专题调查检测出的病例数最多,占38.89%(21/54),其次为无偿献血检测占18.52%(10/54)。2010和2011年天津市青年学生哨点分别监测青年学生1 607和1 608人,监测对象有过性行为者的比例分别为4.17%(67/1 607)和3.61%(58/1 608);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的比例分别为0.12%(2/1 607)和0.06%(1/1 608);最近1年发生过男男性行为者的比例分别为0.25%(2/807)和0.34%(3/886);2010和2011年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2%(1/1 607)和0.11%(1/1 608);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均为0;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82.64%(1 328/1 607)和79.98%(1 286/1 608);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分别为28.31%(455/1 607)和24.75%(398/1 608)。结论 2006—2011年天津市青年学生的HIV/AIDS报告数有所上升,主要传播途径是同性性传播。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