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13
作者
席章营
任和平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
[2]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加性基因效应;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由腐霉菌引起的玉米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杂种F1的抗性接近双亲的平均值,F2较F1的感病程度略有增加。回交后代的病害反应型有向轮回亲本靠近的倾向。在玉米抗青枯病育种中,要重视抗源的筛选和抗性配合力的测定,只有选用高抗玉米青枯病的亲本,才能组配出理想的抗病杂交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M].[美]纳尔逊(R·R·Nelson) 编著;河北省保定地区科技情报所 译.农业出版社.1979,
[2]   北京和浙江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J].
吴全安 ;
梁克恭 ;
朱小阳 ;
王晓鸣 ;
金加同 ;
王桂跃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5) :71-75
[3]   玉米茎腐病的研究概况 [J].
尹志 .
吉林农业科学, 1988, (04) :47-51
[4]   玉米青枯病危害性的研究 [J].
陈鹏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3) :91-98
[5]   陕西省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J].
马秉元 ;
李亚玲 ;
段双科 .
植物病理学报, 1985, (03) :150-152
[6]   玉米青枯病菌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研究 [J].
张超冲 ;
贤振华 ;
韦继光 ;
陈超美 ;
周筱兰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83, (01) :53-62+99
[7]   P×q交配模式的配合力分析 [J].
莫惠栋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2, (03)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