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研究——基于兰州市安宁区的调查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宏斌 [1 ,2 ]
文军 [2 ]
机构
[1] 黄山学院经管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城市化; 生活方式; 公共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原有的土地储备无法满足高涨的空间扩张需求,"城郊"改造成为了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土地来源。土地的征收使大量的城郊农民被动地从农村进入城市,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并由此催生了"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土地的城市化"并未必然产生预期的"农民市民化",新的"二元"结构真实地存在于城市社会之中,并衍生出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兰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研究,试图描述出其被城市化改变的人生,关注其生存状况,进而对当前的社会政策进行反思,引导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再造,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失地农民非正式渠道的利益诉求方式——以L村失地农民诉求为例 [J].
陈绍军 ;
李晖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2) :49-53+92
[2]   生活方式研究的现时代意义——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开展30年的经验与启示 [J].
王雅林 .
社会学评论, 2013, 1 (01) :22-35
[3]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一个公共服务视角的研究 [J].
吴业苗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3) :71-77+86
[4]   我国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重构 [J].
蒋永穆 ;
戴中亮 .
河南社会科学, 2004, (06) :65-67
[5]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亚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58-363
[6]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 [J].
文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55-61+123
[7]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J].
卢海元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48-54
[8]  
生存与适应[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叶继红, 2008
[9]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淑娉, 2004
[10]  
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M]. 文汇出版社 , 陈映芳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