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环境下的“隐形程序”

被引:4
作者
刘广三
于岭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司法环境; “隐性程序”; 程序公正;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09.06.030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隐形程序"作为我国刑事司法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渊源和表现形式,且对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我国刑事司法中"隐性程序"存在的原因及其对刑事司法的负面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其进行合理化改造建议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应当贯彻程序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营造良好的刑事司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英)彼得·斯坦;(英)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  
司法改革研究.[M].王利明著;.法律出版社.2001,
[3]  
法律与宗教.[M].(美)伯尔曼(Berman;HaroldJ.)著;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
[4]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J].
马克昌 .
中国法学, 2007, (04) :117-122
[6]   正义,看得见吗——以刑事诉讼为例 [J].
王超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 (03) :5-9
[7]   论隐形程序 [J].
王超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 (01) :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