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上游植被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向悟生
李先琨
丁涛
黄玉清
何成新
陆树华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 景观; 格局; 演变特征;
D O I
10.13656/j.cnki.gxkx.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1991年、1998年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植被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植被景观在1991~2006年间出现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代表人工植被的灌木林(果园、竹林及灌丛)景观的面积指数增加迅速;(2)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乔木林景观类型虽然总体面积变化不大,但是一些面积较大的乔木林景观斑块的面积出现了较明显的缩小;(3)草丛植被景观退化明显,表现出较高的破碎度和分离度;(4)植被景观总体的复杂程度减小,景观多样性降低;(5)由于景观多样性降低和景观结构配置不合理,植被景观功能出现退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服务价值均出现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J].
陈丽慧 ;
陈志彪 ;
陈志强 ;
邹爱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1) :66-68+73+273
[2]   福建省古田翠屏湖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J].
盖新敏 ;
彭彪 ;
陈东立 ;
魏招云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02) :140-145
[3]   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植被演替与复合农林试验 [J].
李先琨 ;
吕仕洪 ;
黄玉清 ;
谢旭 ;
向悟生 ;
陆树华 .
生态环境, 2007, (01) :140-148
[4]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J].
王成 ;
魏朝富 ;
邵景安 ;
高明 ;
蒋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85-1489
[5]   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恢复研究 [J].
邱桔 ;
李际平 ;
杨永德 .
学术论坛, 2005, (12) :123-127
[6]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探析 [J].
汪永华 ;
苏志尧 ;
陈北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1) :51-54
[7]   漓江流域典型岩溶生态系统的自然特征差异 [J].
陈余道 ;
蒋亚萍 ;
朱银红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3) :326-332
[8]   漓江上游植被类型的水文特征与功能评价 [J].
吕仕洪 ;
向悟生 ;
李先琨 ;
区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5) :24-28
[9]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J].
韦红波 ;
李锐 ;
杨勤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4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