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55
作者
傅敏宁 [1 ]
郑有飞 [1 ]
徐星生 [2 ]
牛鲁燕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江西省气象台
[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PM2.5; 监测; 人体健康; 大气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2.5的监测方法、观测站网建设发展,以及PM2.5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及天气、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对国内外PM2.5空气质量标准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PM2.5监测及影响评价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特殊环境生理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吕永达,霍仲厚主编, 2003
[12]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13]   Indoor/outdoor relationship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ine and coarse particles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deserts [J].
Geller, MD ;
Chang, MH ;
Sioutas, C ;
Ostro, BD ;
Lipsett, M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 36 (06) :1099-1110
[14]  
Air pollution as a cause of heart disease[J] . Stanton A Glantz.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2002 (6)
[15]  
PM 10 and PM 2.5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 Lesley L Sloss,Irene M Smith.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00
[16]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J].
Chan, YC ;
Simpson, RW ;
Mctainsh, GH ;
Vowles, PD ;
Cohen, DD ;
Bailey, GM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9, 33 (19) :3237-3250
[17]   我国PM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J].
郝明途 ;
林天佳 ;
刘焱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2) :58-61+67
[18]   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心血管内皮细胞NOS的影响 [J].
张蕴晖 ;
丁佳玮 ;
曹慎 ;
阚海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42-145
[19]   PM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J].
董晨 ;
宋伟民 ;
施烨闻 .
卫生研究, 2005, (02) :169-171
[20]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J].
朱易 ;
胡衡生 ;
张新英 ;
黄劢 ;
罗洪亮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4, (03) :176-17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