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及分析

被引:15
作者
魏伟 [1 ]
叶寅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空间格局; 集聚; 空间关联;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1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区实际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省际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研究,探测了各省区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发现,各省区工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集聚的特征来看,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工业的空间关联有关。作为工业发达省份的广东,由于工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合作机制等原因而一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辐射效应,长三角地区则从1990年代以来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茹乐峰 ;
崔彩辉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8-23
[2]   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 [J].
蔡芳芳 ;
濮励杰 ;
张健 ;
赵艳 ;
朱明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22-28
[3]   空间依赖、空间异质与京津冀都市地区经济收敛 [J].
董冠鹏 ;
郭腾云 ;
马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679-685
[4]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6) :25-34
[5]   中国30个省市对外贸易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 [J].
魏浩 .
世界经济, 2010, 33 (04) :68-84
[6]   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22-29
[7]   我国FDI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EBA模型的实证研究 [J].
王立平 ;
肖翔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104-109
[8]   基于ESDA的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吕晨 ;
樊杰 ;
孙威 .
经济地理, 2009, 29 (11) :1797-1802
[9]   产业结构失衡、空间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变化 [J].
范剑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2) :3-13
[10]   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J].
胡志远 ;
欧向军 .
经济地理, 2007, (05) :71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