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运城段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7
作者
邢肖鹏
薛鹏松
冯民权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标识指数法; 汾河;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1.02.01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汾河运城段2005—2009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新绛站监测断面和河津大桥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级别。结果表明,该河段COD,BOD5和氨氮这3项因子超标严重,且氨氮的污染指数最大,不能满足相应的水环境功能要求,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总体来看,须对汾河运城段的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加以严格控制。研究结果可为运城市地表水资源规划、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对几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探讨 [J].
刘硕 ;
朱建平 ;
蒋火华 .
中国环境监测, 1999, (05) :33-37
[2]   宜宾市主要江河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J].
王建平 ;
孙佑佳 .
四川环境, 2002, (01) :72-75
[3]   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潘峰 ;
付强 ;
梁川 .
环境工程, 2002, (02) :58-61+5
[4]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质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J].
郭劲松 ;
王海霞 ;
龙腾锐 .
重庆环境科学, 2002, (04) :69-72
[5]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6]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J].
王旭晨 ;
王丽卿 ;
彭自然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04) :497-502
[7]   四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J].
郭劲松 ;
龙腾锐 ;
霍国友 ;
王红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4) :6-12
[8]  
试论广州市市区河涌水质评价方法及治理途径. 梁伟臻. 中国给水排水 . 1999
[9]  
Chemometric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river water. Brodnjak-Vonina,D.,Dobnik,D.,Novi,M. Analytica Chimica Acta . 2002
[10]  
Consumer’’’’’’’’s water quality in-dex. Walski T M,Parker F L. Joumal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ivision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