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北部脉状铜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小栋 [1 ,2 ]
郭坤一 [1 ]
陈国光 [1 ]
曾勇 [1 ]
宋世明 [1 ]
申金超 [1 ]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脉状铜矿; 流体包裹体; 谷里; 南门头; 宁芜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宁芜北部地区分布众多热液成因的脉状铜矿床。本文对区内的谷里铜矿和南门头铜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石英-金属硫化物期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202.9~299.4℃、166.7~355.4℃;盐度分别为4.5 wt%NaCl eqv.11.1 wt%NaCl eqv.、3.5 wt%NaCl eqv.12.0 wt%NaCl eqv.;密度分别为0.75~1.01 g/cm3、0.80~0.89 g/cm3;估算二者的成矿压力和深度分别为18.2~30.4 MPa、0.69~1.15 km和12.8~35.1 MPa、0.48~1.32 km。谷里和南门头铜矿(体)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盐度、低密度和浅成条件等共同点,但前者为中温流体,后者为中高-中低温流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二者的包裹体气相组成有明显区别,南门头的包裹体气相成分组合为H2O+CO2±N2,而谷里铜矿包裹体气相组分仅见H2O。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如矿物组合、赋矿围岩、矿化蚀变、成矿岩体等方面的差异,推测宁芜北部可能存在两期铜成矿,早期与大王山旋回的辉石闪长玢岩有关(以谷里铜矿为代表);晚期与姑山—娘娘山旋回的花岗岩类有关(以南门头为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1622 / 16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M].毛建仁等编;.地质出版社.1990,
[2]  
金矿找矿矿物学.[M].邵洁涟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3]  
宁芜型铁矿床形成机理.[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7,
[4]  
宁芜玢岩铁矿.[M].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 编.地质出版社.1978,
[5]   宁芜火山岩盆地凹山铁矿床侵入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段超 ;
李延河 ;
毛景文 ;
侯可军 ;
袁顺达 .
中国地质, 2012, 39 (06) :1874-1884
[6]   宁芜盆地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J].
袁峰 ;
周涛发 ;
范裕 ;
张乐骏 ;
马良 ;
钱兵 .
地质学报, 2011, 85 (05) :821-833
[7]  
Geochronology and significance of volcanic rocks in the Ning-Wu Basin of China.[J].David R COOKE;.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1, 02
[8]   宁芜盆地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J].
范裕 ;
周涛发 ;
袁峰 ;
张乐骏 ;
钱兵 ;
马良 ;
David RC .
岩石学报, 2010, 26 (09) :2715-2728
[9]   浅析宁芜北段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J].
侯龙海 .
地质学刊, 2008, 32 (04) :263-270
[10]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 [J].
胡宝群 ;
王方正 ;
孙占学 ;
刘成东 ;
白丽红 .
地学前缘, 2003, (03) :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