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逃避:当代青年工作态度的文化建构——以韦伯的“天职”观为引

被引:7
作者
王丽婷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
关键词
青年工作态度; 文化因素; 认同与逃避;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8.0163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韦伯认为新教中对"天职"的定义建构了新教徒的工作态度,影响了其工作行为。基于此,本文在当代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16位年龄在20~35岁的青年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当代青年的工作态度主要表现为"主动求发展"型以及"被动求安逸"型;其工作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域文化、家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传媒文化的影响;青年工作者在对这些文化因素的认同与逃避中逐渐建构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当代青年的工作态度更加多元化、自主化,是一个认同与逃避的建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从“变形计”看青少年的媒介形象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 [J].
赵红勋 .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04) :88-94+101
[3]   科学与指向价值的行动:韦伯《科学作为天职》一百年 [J].
田耕 .
社会, 2018, 38 (02) :154-187
[4]   超越饭碗:大学生学业观念的培养——以韦伯的大学观为引 [J].
王水珍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1) :104-107
[6]   谈谈北京文化的特点 [J].
张立文 .
北京社会科学, 1986, (03) :160-161
[7]  
质性研究的基础[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科宾, 2015
[8]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著, 2000
[9]  
学术与政治[M]. 三联书店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