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龚伟 [1 ,2 ]
颜晓元 [1 ]
王景燕 [2 ]
胡庭兴 [2 ]
宫渊波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腐殖质; 活性腐殖质; 有机碳和氮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影响。试验设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及活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活性富里酸)组分碳和氮含量,提高可浸提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分配比例;但施肥对土壤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含量的增加率均分别高于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各处理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含量均为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关键;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较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对施肥措施的响应更灵敏。
引用
收藏
页码:1245 / 12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J].
龚伟 ;
颜晓元 ;
蔡祖聪 ;
王景燕 ;
胡庭兴 ;
宫渊波 ;
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375-2381
[2]   长期定位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J].
王薇 ;
李絮花 ;
章燕平 ;
林治安 ;
赵朋 .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3) :65-67
[3]   不同土地利用下黑土密度分组中碳、氮的分配变化 [J].
李海波 ;
韩晓增 ;
王风 ;
乔云发 .
土壤学报, 2008, (01) :112-119
[4]   不同免耕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江泽普 ;
黄绍民 ;
韦广泼 ;
陈伯伦 ;
蒙炎成 ;
苏天明 ;
李振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 :362-365
[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玉米秆茬培肥土壤胡敏酸的变化 [J].
李楠 ;
吴景贵 ;
夏海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974-978
[6]   土壤腐殖质结构的光谱学研究进展 [J].
陈兰 ;
唐晓红 ;
魏朝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233-239
[7]  
不同培肥措施对黔东几种土类土壤腐殖质的影响[J]. 王先华,胡应高,方小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8]  
不同培肥措施对黔东几种土类土壤腐殖质的影响[J]. 王先华,胡应高,方小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3)
[9]   红松人工林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研究 [J].
陈立新 ;
宋志韬 ;
纪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3) :39-44
[10]   不同CO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J].
窦森 ;
于水强 ;
张晋京 .
土壤学报, 2007, (03) :45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