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反转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19
作者
郭卫星 [1 ,2 ]
漆家福 [1 ,2 ]
李明刚 [1 ,2 ]
雷刚林 [3 ]
李艳友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苏断层; 反转构造; 高角度逆断层; 楔状叠瓦构造; 构造圈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发育复杂的褶皱冲断构造,尤其是盐下层构造变形强烈,具有反转构造的变形特征。克拉苏构造带反转构造在剖面上具有先存正断层重新活动并在断层下盘形成捷径断层的特征,在南部远离反转断层处具有盖层滑脱性质,据此可将克拉苏构造带划分为反转断隆背斜带、楔状叠瓦构造带和逆冲前缘构造带3个次级构造带;平面上构造反转程度西弱东强,西段主要表现为在反转断层下盘形成分支断层,而东段具有在反转断层上盘形成反向断层和褶皱变形的趋势。构造变形分析表明,南天山水平挤压叠加垂直剪切的作用导致克拉苏构造带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断层,并使部分早期正断层重新活动而形成反转构造。对次级构造带构造圈闭有效性的分析表明,反转断隆背斜带形成规模大、产状平缓的构造圈闭,但是上覆盐岩层厚度较薄,天然气容易散失;楔状叠瓦构造带形成规模相对较小、幅度大的构造圈闭,上覆盐岩层厚度大,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2] Inversion of small basins: effects on structural variations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Axial Zone antiformal stack (Southern Pyrenees, Spain)
    Saura, Eduard
    Teixell, Antonio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6, 28 (11) : 1909 - 1920
  • [3] Basin inversion by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Bristol Channel Basin, England
    Glen, RA
    Hancock, PL
    Whittaker, A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5, 27 (12) : 2113 - 2134
  • [4] 油区构造解析.[M].漆家福; 夏义平; 杨桥;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 [5]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6]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何登发;李德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
  • [7] 现代地质学研究文集.[M].李清波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8]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
    漆家福
    雷刚林
    李明刚
    谷永兴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 49 - 56
  • [9] 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余一欣
    汤良杰
    殷进垠
    董立
    王鹏万
    万桂梅
    [J]. 石油学报, 2008, (03) : 378 - 382
  •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张明利
    谭成轩
    汤良杰
    江万
    杨美伶
    曾联波
    [J]. 地球学报, 2004, (06) : 615 -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