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作半径分析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安徽省埇桥区为例

被引:23
作者
乔伟峰
吴江国
张小林
冀亚哲
李红波
王亚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 耕作半径; 耕作压力; 埇桥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安徽省埇桥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的空间邻接特征和数量结构关系,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耕地是皖北平原地区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子,基于各乡(镇)统计的耕地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基于"耕聚比"的计算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规模因素对耕作半径计算造成的影响;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引用
收藏
页码:1557 / 15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 [J].
马英莲 ;
陈曦 ;
贺永平 ;
彭树宏 ;
刘萍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1, 36 (05) :14-16+19
[2]   泰州市基本农田空间配置探讨 [J].
张落成 ;
王辰 ;
李青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12) :1421-1426
[3]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衡南县廖田镇为例 [J].
谢炳庚 ;
曾晓妹 ;
李晓青 ;
邓楚雄 ;
朱东国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700-1705
[4]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 [J].
朱雪欣 ;
王红梅 ;
袁秀杰 ;
侯欣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26-333
[5]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J].
孙华生 ;
黄敬峰 ;
金艳 ;
邓睿 ;
王杰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3) :348-354
[6]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周丁扬 ;
赵婷婷 ;
谢志丹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9-116
[7]   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 [J].
角媛梅 ;
胡文英 ;
速少华 ;
范韬 ;
杨有洁 .
资源科学, 2006, (03) :66-72
[8]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角媛梅 ;
肖笃宁 ;
马明国 .
生态学报, 2003, (10) :2092-2100
[9]   中国古代建筑的龙文化 [J].
窦今翔 .
中国房地产, 2002, (05) :73-73
[10]   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J].
王成 ;
武红 ;
徐化成 ;
郑均宝 ;
周怀军 .
地理科学, 2001, (02) :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