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震区深部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邵学钟
张家茹
章思亚
陈纪平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地质矿产部队
关键词
转换波; 地壳; 上地幔; 初步研究; 地震波; 地球外壳; 地球内部; 大地构造; 深部构造; 深成构造; 震区; 水平分量; 到时差; 界面埋深; 测线; 测网; 沉积盖层; 地台盖层; 唐山; 河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介绍利用地震转换波测深法研究1976年7.8级唐山大震区深部构造的某些结果,得出了沿两条测线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发现在极震区的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地壳和上地幔具有异常结构,在地壳中部比震区外围多出一个中间层位,埋深约12—20km,地壳上部界面向上挠曲,而莫霍面和上地幔顶部界面却强烈地向下挠曲,引起了震区岩石圈厚度的加大,在震区存在深浅不等的深部断裂。深部构造与震源分布的对比表明,唐山主震和绝大多数余震均分布在壳内中间层之上,有的甚至就分布在壳内中间层的上、下界面附近。转换波测深结果表明,本区地壳上地幔中强烈的升降差异运动可能是唐山大震的重要促发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结构及大陆地震成因的探讨
    曾融生
    张少泉
    周海南
    何正勤
    [J]. 地震学报, 1985, (02) : 125 - 142
  • [2] 北京—萨哈林剖面的地幔纵向速度结构
    宋仲和
    朱介寿
    安昌强
    张丽娟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3) : 310 - 318
  • [3] 唐山大震及其前后的地震活动
    吴开统
    李自强
    金学申
    陈光英
    吴培苓
    曹新玲
    田抗援
    [J]. 地震地质, 1981, (01) : 1 - 9
  • [4] 唐山地震的震源机制
    李钦祖
    张之立
    靳雅敏
    于新昌
    李志勇
    [J]. 地震地质, 1980, (04) : 59 - 67
  • [5] 京津唐地区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
    邵学钟
    张家茹
    陈学华
    章思亚
    [J]. 地震地质, 1980, (02) : 11 - 20
  • [6]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
    陈运泰
    林邦慧
    王新华
    黄立人
    刘妙龙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 201 - 217
  • [7]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张裕明
    汪良谋
    董瑞树
    [J]. 地震地质, 1979, (01) : 23 - 28
  • [8]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邓起东
    张裕明
    许桂林
    范福田
    [J]. 地震地质, 1979, (01) : 11 - 22
  • [9] 利用地震转换波探测地壳、上地幔构造试验
    邵学钟
    张家茹
    杨小峰
    张晓虎
    雷胜利
    王启鸣
    高维安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 89 - 100
  • [10] 唐山地震区域构造背景和发震模式的讨论
    虢顺民
    李志义
    程绍平
    陈献程
    陈孝德
    杨主恩
    李如成
    [J]. 地质科学, 1977, (04) : 305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