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C-erbB-2、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0
作者
吴华
曹军
余忠华
吴冬梅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广东湛江,广东湛江,广东湛江,广东湛江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基因; 雌激素受休(ER); 孕激素受体(PR); p53基因; C-erbR-2基因; nm23基因;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和 p53、C- erb B- 2、nm2 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对 96例乳腺癌组织进行了 ER、PR、p53、C- erb B- 2、nm2 3检测 ,结合临床表现及随访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ER、PR、p53、C- erb B- 2、nm2 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2 .1 %、47.9%、46.9%、62 .5%、70 .8%。浸润型乳腺癌组织 C- erb B- 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浸润型(P<0 .0 1 ) ;ER、PR、p53、nm2 3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 (P>0 .0 5)。有淋巴结转移组 p53、C- erb B- 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有淋巴结转移组 nm2 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 ;而 ER、PR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P>0 .0 5)。 ER和 (或 ) PR、nm2 3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阴性组 (P<0 .0 5) ,而 p53、C- erb B- 2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P<0 .0 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 ER、PR及 p53、C- erb B- 2、nm2 3基因对评价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乳腺癌激素受体调控的研究方向 [J].
邵志敏 .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04) :199-200
[2]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J].
刘红 ;
毛慧生 ;
傅西林 ;
方志沂 ;
冯玉梅 ;
范宇 ;
李树玲 .
中华肿瘤杂志, 2001, (03) :48-51
[3]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与C-erbB-2、p53、nm23基因表达及相关分析 [J].
史金兰 ;
陈萍倩 ;
林裕媛 ;
朱明月 ;
张蓉 ;
赵华 ;
薛苏华 .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1, (01) :10-12
[4]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酶联雌二醇组化标记法 [J].
刘尚廉 ;
沈镇宙 ;
唐锦霞 ;
张廷璆 ;
韩企夏 ;
施达仁 ;
姚连生 .
肿瘤, 1986, (03) :104-1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