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视角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

被引:12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Durbin-STIRPAT模型; 能源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探讨经济发展约束下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对大气环境的空间效应作用机理,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经典最小二乘估计(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patial Durbin-STIRPAT Models)探索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估计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空气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对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预测与“十三五”减排路径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的构建 [J].
李虹 ;
娄雯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05) :233-240
[2]   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 [J].
张杰 ;
高德步 ;
夏胤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1) :83-98
[3]   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J].
吴继贵 ;
叶阿忠 .
技术经济, 2015, (12) :83-92
[4]   能源禀赋与技术进步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 [J].
张翠菊 ;
张宗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37-43
[5]   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省域碳排放研究 [J].
欧元明 ;
周少甫 .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 (03) :58-65
[6]   生产技术异质性、二氧化碳排放与绩效损失——基于共同前沿的国际比较 [J].
王群伟 ;
周鹏 ;
周德群 .
科研管理, 2014, 35 (10) :41-48
[7]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碳排放 [J].
罗良文 ;
李珊珊 .
科研管理, 2014, 35 (06) :8-13
[8]   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双刃效应——基于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J].
金培振 ;
张亚斌 ;
彭星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5) :706-716
[9]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 [J].
马丽梅 ;
张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4) :19-31
[10]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J].
张兵兵 ;
徐康宁 ;
陈庭强 .
资源科学, 2014, 36 (03) :5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