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4
作者
吴继贵
叶阿忠
机构
[1]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化石能源; 碳排放; 碳足迹; 环境影响; 空间溢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构建并推导了半参数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较大的区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且局部区域的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呈减小趋势;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其中时间滞后效应为0.8850、空间滞后(溢出)效应为0.6517,两者的贡献差距达15.18%;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 [J].
苏泳娴 ;
陈修治 ;
叶玉瑶 ;
吴旗韬 ;
张虹鸥 ;
黄宁生 ;
匡耀求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513-1526
[2]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布特征研究 [J].
李丹丹 ;
刘锐 ;
陈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5) :529-533
[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张守志 ;
叶信岳 ;
姜会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418-1431
[4]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特征 [J].
舒娱琴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4950-4960
[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计量分析(英文) [J].
揣小伟 ;
黄贤金 ;
王婉晶 ;
文继群 ;
陈强 ;
彭佳文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2, 22 (04) :630-642
[6]  
中国省级CO2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 陈青青,龙志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1)
[7]   基于STIRPAT模型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为例 [J].
卢娜 ;
曲福田 ;
冯淑怡 ;
邵雪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5) :814-824
[8]   省域一次能源CO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马军杰 ;
陈震 ;
尤建新 .
技术经济 , 2010, (12) :62-67
[9]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质疑与思考 [J].
李正升 .
生态经济, 2010, (11) :55-58
[10]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