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

被引:27
作者
孙健
机构
[1] 惠州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社会工作伦理; 本土化; 实践;
D O I
10.16088/j.issn.1001-6597.2009.03.022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国内外学术界曾对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问题做过不少探讨。社会工作伦理应与特定文化背景相联系。在中国发展社会工作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特点。研究发现,有些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观在中国并不适用。因此,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需要经历一个"典范转移"过程,应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来重构社会工作的运用原则和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人权发展 [J].
杨丽娟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1-4
[3]   发乎道德,应乎福祸——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精神与特色 [J].
牛延锋 .
五台山研究, 2008, (01) :15-19
[4]   浅谈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J].
车德志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1) :33-34+32
[5]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三大问题 [J].
易钢 .
中州学刊, 2007, (06) :101-103
[7]   文化习性、社会整合与儒家传统的现代性 [J].
方朝晖 .
天津社会科学, 2006, (02) :36-41
[8]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 [J].
刘华丽 .
社会, 2004, (12)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