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中国北方夏半年极端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27
作者:
刘莉红
[1
]
翟盘茂
[2
]
郑祖光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3] 不详
[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5]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极端干期;
区域特征;
经验模态分解;
IMF;
振荡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4年我国北方348个测站的夏半年逐日降水资料,首先整理出各站点的极端干期日数和无雨总日数两个序列,得到极端干期日数的空间分布,并将北方划分为A、B、C 3个区,其中A、B 2个区相对湿润,C区则相对干旱和半干旱,这种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然后建立这3个区夏半年极端干期以及无雨总日数的时间序列,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极端干期序列的多尺度振荡结构以及多年变化的总趋势。结果显示,北方各区夏半年极端干期变化主要由前2个较高频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构成,这表明3~4年和6~7年的变化对整个极端干期的变化起主要作用。对较低频分量和总趋势的分析表明,近54年来东北和华北大部分相对湿润的地区极端干期延长,有变干的趋势;北方主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极端干期变短,干旱有所缓解。近10~20年来整个北方极端干期日数增加,干旱化加剧,但西北局部干旱地区的极端干期在缩短,干旱有所缓解。这说明,分析的时—空尺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