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资料在渤南洼陷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36
作者
王艳忠 [1 ]
操应长 [1 ]
宋国奇 [2 ]
隋风贵 [2 ]
王淑萍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渤南洼陷; 碎屑岩储层; 孔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 有效储层; 储层评价; 试油资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试油资料和物性资料,求得渤南洼陷3 500~3 700m深度碎屑岩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为0.6×10-3μm2、孔隙度下限值为7.45%,与用分布函数曲线法确定的物性下限值基本一致,经试油资料检验正确率为95.2%。综合考虑产液量、孔隙度差值、渗透率差值等参数,结合沉积相、岩性、地层压力等资料,将渤南洼陷埋深大于3 500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Ⅱ类、Ⅲ类为有效储层;Ⅳ类为非有效储层。Ⅰ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中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以超压为主,常规试油产液量大于5t/d;Ⅱ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近岸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为1~5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大于5t/d;Ⅲ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为1~5t/d;Ⅳ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洪积扇中扇辫状水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仍小于1t/d。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06+710 +7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 [J].
王建伟 ;
宋书君 ;
王新征 ;
赵密福 ;
万从礼 ;
牛富玲 .
石油学报, 2007, (05) :39-44+50
[2]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陈洪德 ;
方艳兵 ;
陈志华 ;
郑超 ;
李虹 .
石油学报, 2007, (04) :46-51
[3]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水力破裂特征模拟实验 [J].
马锋 ;
刘立 ;
钟建华 ;
马瑞 .
石油学报, 2006, (06) :60-64+69
[4]   冀东探区侏罗系储层评价 [J].
傅学斌 ;
王秀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4) :81-88
[5]   储集层物性下限值确定方法及其补充 [J].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140-144
[6]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成因机制述评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55-60
[7]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条件及机理 [J].
陈中红 ;
查明 ;
曲江秀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2
[8]   古龙凹陷泥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 [J].
丁文龙 ;
张博闻 ;
李泰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50-54
[9]   盆地内渗透性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及钻前压力预测 [J].
罗晓容 ;
杨计海 ;
王振峰 .
地质论评, 2000, (01) :22-31
[10]   确定储集层物性参数下限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为例 [J].
万玲 ;
孙岩 ;
魏国齐 .
沉积学报, 1999, (03) :45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