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产业布局:演变逻辑、成就经验与未来方向

被引:23
作者
胡安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布局; 演变逻辑; 成就; 经验; 未来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国家发展战略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指南针。文章以国家发展战略的演变为轴线,首先分析了产业布局的演变逻辑。建国之初,中国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通过实施"156项项目"与三线建设,促进了产业空间的均衡化。改革开放后,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促进了产业在东部地区的大幅聚集。20世纪末,面对不断扩大的区域差距,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跨区域转移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产业加快对外布局。70年来,产业布局增强了国家发展能力,促进了区域协调,推动了产业布局学科发展,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根据存在问题与未来趋势,文章最后探讨了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J].
张晓静 ;
王康妮 ;
李姣 ;
宋荟柯 .
国际贸易, 2020, (01) :15-21
[2]   中国经济改革的两条主线 [J].
张卓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11) :12-29
[3]   空间层级与产业布局 [J].
胡安俊 ;
孙久文 .
财贸经济, 2018, 39 (10) :131-144
[4]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 [J].
蔡昉 ;
林毅夫 ;
张晓山 ;
朱玲 ;
吕政 .
经济学动态, 2018, (08) :4-17
[5]   “引进来”是否促进了“走出去”?——外商投资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J].
李磊 ;
冼国明 ;
包群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142-156
[6]   产业布局的研究范式 [J].
胡安俊 ;
孙久文 .
经济学家, 2018, (02) :12-19
[7]   产业聚集对协同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军 ;
王佳玮 ;
程中华 .
中国软科学, 2017, (06) :89-98
[8]   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 [J].
魏后凯 .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26-32+2
[9]   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新特点与推进策略 [J].
杨荫凯 ;
刘羽 .
区域经济评论, 2016, (05) :85-93
[10]   苏州工业园区的筹建、发展与崛起 [J].
潘云官 .
百年潮, 2016, (05)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