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境下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22
作者
左清凡
刘宜柏
潘晓云
朱军
张建中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
[2] 广东湛江
[3]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
[4]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5]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关键词
品质性状; 遗传分析; 遗传模型; 基因型×环境互作; 水稻;
D O I
10.13836/j.jjau.2001002
中图分类号
S511.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 :三套遗传控制体系对各品质性状具有不同的遗传效应。胚乳核基因主要以加性方式作用于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粒长 ,以显性方式作用于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 ,粒重的直接加性效应和直接显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 ;而母体植株核基因主要以显性方式作用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粒长、粒宽和粒重 ,长宽比的母体加性效应与母体显性效应差异不大。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一般为母体效应×环境互作和细胞质×环境互作 ,但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粒重三性状还存在直接加性×环境的互作。不同品质性状的遗传率大小、来源均有一定差异 ,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粒重以直接遗传率为主 ,而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长宽比以及粒重的互作遗传率主要表现为母体互作遗传率 ,胶稠度主要表现为直接互作遗传率。稻米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包括胚乳直接杂种优势 (简称胚乳杂种优势 )和母体杂种优势。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粒重既具有胚乳杂种优势 ,又具有母体杂种优势 ;蛋白质含量仅存在胚乳杂种优势 ,而粒长、粒重和长宽比只有母体杂种优势。此外 ,环境对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长宽比的杂种优势有较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非等试验设计植株农艺及产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方法 [J].
左清凡 ;
朱军 ;
刘宜柏 ;
潘晓云 ;
张建中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2) :30-33
[2]   籼粳交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J].
陈建国 ;
朱军 .
作物学报, 1999, (05) :579-584
[3]   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J].
朱军 .
遗传学报, 1996, (01) :56-68
[4]   稻米营养品质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分析 [J].
石春海,朱军 .
遗传学报, 1995, (05) :372-379
[5]   籼-粳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 [J].
徐辰武,莫惠栋,张爱红,朱庆森 .
遗传学报, 1995, (03) :192-198
[6]   籼稻稻米蒸煮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朱军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29-134
[7]   籼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3) :69-74
[8]   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 [J].
朱军 ;
季道藩 ;
许馥华 .
遗传学报, 1993, (03) :262-271
[9]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J].
莫惠栋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4) :8-14
[10]   水稻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J].
朱碧岩 ;
贾志宽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