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地权”: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57
作者
田先红
陈玲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土地; 阶层地权; 大规模流转; 产权的社会结构逻辑;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9.00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本文沿循地权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试图推进有关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跟这一视角多关注行动者和社会规范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从"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到"产权的社会结构逻辑"转换的思路,并侧重从阶层的角度来理解地权配置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个"阶层地权"的分析框架,来统摄全文对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产权不仅是一个权利界定问题,也不仅仅是个权利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阶层竞争关系问题。阶层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态度、行为逻辑和行动能力的差异。我们将以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所获取的农地规模流转经验材料为基础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涵括的研究论题、分析概念和理论思路,并在最后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性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21]   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211-235+246
[22]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 [J].
孙立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5) :93-97
[23]   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 [J].
熊万胜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24+243
[24]   土地流转对农村阶层冲突的影响研究 [J].
陈成文 ;
谭日辉 .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5) :24-28
[25]   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8, (05) :203-228+246
[26]   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J].
厉以宁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5-11
[27]   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 [J].
曹正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200-216+246
[28]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29]   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 [J].
秦晖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03) :27-40
[30]   土地集体所有制:均平易、济困难——一个特殊村庄案例的一般意义 [J].
曹正汉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8-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