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植物多样性

被引:27
作者
卢训令 [1 ,2 ,3 ]
梁国付 [1 ]
汤茜 [1 ]
丁圣彦 [1 ,3 ]
李乾玺 [2 ]
张晓青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景观格局; 植物区系; 群落相似性; 黄河下游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4 [农业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农业景观中的自然、半自然生境及其上的植物群落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意义重大。为了解黄河下游典型平原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植物多样性特征,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典型样地法对区域内农业景观中主要自然、半自然生境(包括林地、树篱、田间道路、沟渠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上为农业景观,居民点和林地斑块散布其间;区内植物科的地理分布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中的13个,以温带分布、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总体上以广布种为主,优势科属明显,缺少特有种;林地和树篱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沟渠和林地的物种均匀度和群落盖度最高,田间道路上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和分化程度最大(β多样性指数最高);林地、树篱和田间道路等生境间的群落相似性极高,但其群落盖度和优势种组成具有显著差异,沟渠作为一种特殊生境与其他生境间相似性较低。研究表明,在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林地和树篱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中作用较大,沟渠为水生和湿生植物提供了庇护所,不同生境间极高的群落相似性仅是物种组成名录的反映,而其生态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重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维持及提高,而如何进行景观要素配置,才能兼顾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尚需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7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斑块边缘效应对节肢动物的影响 [J].
汪洋 ;
王刚 ;
杜瑛琪 ;
陈绮铭 ;
谷艳芳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6186-6193
[2]   坝上地区农田和恢复生境地表甲虫多样性 [J].
刘云慧 ;
宇振荣 ;
王长柳 ;
李良涛 ;
常虹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465-473
[3]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J].
马守臣 ;
原东方 ;
杨慎骄 ;
王和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4) :815-819
[4]   开封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动态 [J].
谷艳芳 ;
胡楠 ;
丁圣彦 ;
张丽霞 .
生态学报, 2007, (04) :1359-1367
[5]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J].
蔡年辉 ;
李根前 ;
朱存福 ;
黄永祥 ;
李俊楠 ;
赵文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2) :1-4+163
[6]   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究论题 [J].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2004, (09) :2074-2076
[7]   江汉平原农业景观格局及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两个村为例 [J].
宇振荣 ;
谷卫彬 ;
胡敦孝 .
资源科学, 2000, (02) :19-23
[8]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J].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42-52
[9]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J].
李锡文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4) :3-24
[10]  
植被生态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永昌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