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视角下科学数据安全风险识别框架探究

被引:16
作者
刘桂锋 [1 ]
阮冰颖 [2 ]
苏文成 [1 ]
机构
[1]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2] 江苏大学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安全; 科研人员; 扎根理论; 风险识别;
D O I
10.19764/j.cnki.tsgjs.20211153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G203 [信息资源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1402 ;
摘要
科学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安全风险影响着科学研究每个过程的研究结果。采用访谈法,对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42个学科大类的51位科研人员进行访谈,借助NVivo11Plus质性分析软件,结合扎根理论方法,对51个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基于此,构建科学数据安全风险识别框架,按照维度剖析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外部环境与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关系结构:第一,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呈现的科学数据安全风险存在异同点;第二,科研人员最关注科学数据收集阶段、科学数据处理阶段、科学数据存储阶段的安全;第三,政策、资金、设备、平台、数据五个维度是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第四,资金、设备是科学数据安全的基础保障。据此,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角度为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规避科学数据安全风险提出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数据主权的数据跨境管理比较研究 [J].
邓崧 ;
黄岚 ;
马步涛 .
情报杂志, 2021, (06) :119-126
[2]   生物医学领域科学数据集复用特征研究 [J].
焦红 ;
杨波 ;
周琪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21, (09) :90-96
[3]   荷兰数据归档和网络服务中心的科学数据长期保存机制 [J].
耿志杰 ;
陈佳慧 .
图书馆论坛, 2021, 41 (11) :128-135
[4]   我国科学数据安全保障路径研究 [J].
李洋 ;
温亮明 .
图书馆, 2021, (03) :99-105
[5]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 [J].
金元浦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36 (01) :191-201+206
[6]   一种基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科学数据安全溯源方法 [J].
魏银珍 ;
邓仲华 ;
关玉蓉 ;
胡志华 .
现代情报 , 2021, (01) :32-38
[7]   论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规则的构建 [J].
马其家 ;
李晓楠 .
法治研究, 2021, (01) :91-101
[8]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安全治理研究 [J].
盛小平 ;
郭道胜 .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 (22) :25-36
[9]   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框架构建 [J].
刘桂锋 ;
阮冰颖 ;
包翔 .
情报杂志, 2021, (02) :146-153
[10]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管辖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冉从敬 ;
陈贵容 ;
王欢 .
图书情报知识, 2020, (06) :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