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观评价的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及机制

被引:23
作者
湛东升 [1 ,2 ,3 ]
张文忠 [1 ,2 ]
余建辉 [1 ,2 ]
谌丽 [4 ]
党云晓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空间格局; 形成机制;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历史发展惯性、市场因素、政策和规划力量等因素共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98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居住的气候因子综合评价 [J].
李雪铭 ;
刘敬华 .
经济地理, 2003, (05) :656-660
[3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李本纲 ;
陶澍 .
交通环保, 2001, (05) :5-9
[33]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公众意向调查实例分析 [J].
杨涛 ;
吴蕾 ;
不详 .
规划师 , 2001, (04) :78-81+93
[34]   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 [J].
陈浮 ;
陈海燕 ;
朱振华 ;
彭补拙 .
人文地理, 2000, (04) :20-23+9
[35]   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宁越敏 ;
查志强 .
城市规划, 1999, (06) :14-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