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役权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被引:10
作者
耿卓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研究》编辑部
关键词
乡村地役权; 类型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 新农村建设;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首次规定了地役权,值得关注。而乡村地役权与城市地役权是地役权的重要分类。从历史演变看,乡村地役权存在于乡村田野,服务于农业耕作。从我国的社会实践看,乡土社会成员的人情取向与熟人社会特质对乡村地役权制度的型塑产生了重要影响。就乡村地役权的适用情况看,除受制于社会民众对该制度缺乏认知外,其较少适用与本身的特质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他替代性制度、人民的权利意识淡漠等也不无关系。不过,随着宅基地使用与土地承包经营效率的提高、农业的立体化开发和人民权利意识的勃兴,对地役权的需求将会日趋强烈,乡村地役权的发展将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这要求理论和立法对此作出积极回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权利体系与运行机理研究论纲——以对我国十省农地问题立法调查为基础 [J].
陈小君 ;
高飞 ;
耿卓 ;
伦海波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1) :82-97
[2]   农地流转合同形式制度的运行与构建——以法律社会学为视角 [J].
郭继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4) :37-44
[3]   我国《物权法》中地役权制度的争点及思考 [J].
戴孟勇 .
政治与法律, 2009, (11) :126-132
[4]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由之实现 [J].
耿卓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01) :41-46
[5]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 [J].
王利明 ;
易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134-147+207
[7]   公物的二元产权结构——公共地役权及其设立的视角 [J].
肖泽晟 .
浙江学刊, 2008, (04) :136-144
[8]   类型化与民法解释 [J].
刘士国 .
法学研究, 2006, (06) :11-20
[10]   地役权与居住权问题 评《物权法草案》第十四、十五章 [J].
薛军 .
中外法学, 2006, (01)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