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盆地古新世早期孢粉组合

被引:26
作者
李曼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早第三纪; 地质时代; 上湖组; 晚白垩世; 化石; 南雄组; 南雄盆地; 老第三纪; 白垩纪; 组合特征; 古新统; 古新世晚期; 广东;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9.06.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引言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西德Max-Plank协会的合作课题“上白垩统,特别是白垩系-第三系交界的全球事件”的陆相部分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西德波恩大学古生物研究所组成的综合考察队,分别于1983和1984年9—10月,在广东南雄盆地进行野外工作。我们在南雄盆地的杨梅坑-大塘、堂田-飒门垭、百花潭-武台岗以及南雄县附近的古子坑剖面,采集了近500层孢粉样品。在大塘剖面的南雄组、上湖和罗佛寨组中获得了孢粉化石。其中南雄组中的化石孢粉极少,达不到化石孢粉组合的统计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50+828 +828-83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广东南雄上湖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并论中国古新世陆相地层 [J].
陈丕基 .
古生物学报, 1986, (04) :380-393+495
[2]   我国发现多种沃氏粉化石及其意义 [J].
周山富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5, (04) :427-434+461
[3]   南雄盆地坪岭剖面罗佛寨群的划分及其生物群附视频 [J].
张显球 .
地层学杂志, 1984, (04) :239-254
[4]   河南西部潭头盆地古新世—始新世孢粉植物群 [J].
王大宁 ;
孙秀玉 ;
赵英娘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4, (04) :448-455+473
[5]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地层附视频 [J].
何俊德 ;
黄仁金 .
地层学杂志, 1979, (01) :30-39
[6]   抚顺煤田的古新世孢粉 [J].
宋之琛 ;
曹流 .
古生物学报, 1976, (02) :147-164+248
[7]   南雄盆地和池江盆地早第三纪地层 [J].
童永生 ;
张玉萍 ;
王伴月 ;
丁素因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6, (01) :16-25+75
[8]  
江西古新世孢子花粉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孙湘君, 1980
[9]  
广东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 1976
[10]  
Palynology of the Pedawan and Plateau Sandstone Formations (Cretaceous-Eocene) in Sarawak, Malaysia[J] . Micropaleontology . 19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