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

被引:40
作者
张秋云 [1 ]
李秀惠 [2 ]
王融冰 [3 ]
刘绍能 [4 ]
李筠 [5 ]
胡建华 [2 ]
钱英 [1 ]
姚乃礼 [4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3]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4]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
[5]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调查;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08.02.013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揭示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基本证候有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肝脾气虚证、肾气虚证5个,核心证候为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3证;本病表现为多证相兼,并以六证相兼到九证相兼多见;证候组合具体表现为: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两虚证,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证,湿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或阴阳两虚证。结论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存在毒瘀与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等复杂病机,且证情严重,治疗上应考虑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病因病机探讨 [J].
张秋云 ;
刘绍能 ;
李秀惠 .
北京中医, 2006, (01) :48-50
[2]   重型肝炎的预后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分析 [J].
陈巧真 .
临床医药实践, 2004, (05) :341-342
[3]   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 [J].
聂广 ;
余绍勇 ;
江福生 ;
朱清静 ;
张赤志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 (03) :172-176
[4]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5]  
重症肝炎[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耕荣,余书文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