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1
作者
范洪军 [1 ]
李军 [1 ]
肖毓祥 [1 ]
胡庆松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沉积体边界; 扇三角洲; 分频技术; 储集层厚度; 储层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分频是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最大熵方法,将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域的调谐体技术,该项技术一般应用在薄层预测方面的研究。根据储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选择合适时窗参数,提取地震主频率。根据地震主频在平面上的变化,可以检测沉积体边界的变化,为沉积相演化过程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地震主频率与储层厚度的转换关系,可以进一步计算储层厚度。TLG油田J2井区九佛堂组—沙海组地层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重点分析了研究区九佛堂组—沙海组扇三角洲的平面分布及其纵向演化规律,判断了南部边界断裂处物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克服常规预测沉积相边界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常规地震相识别的精细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82 / 686+692 +6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J].
郝志伟 ;
王楠 ;
孙明涛 ;
师涛 ;
武奉霞 ;
巴素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56-59+107
[2]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J].
韩文功 ;
张建宁 ;
王金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49-859
[3]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 [J].
毛凤鸣 ;
陈安定 ;
严元锋 ;
叶绍东 ;
刘启东 ;
陈莉琼 ;
唐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27-840
[4]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J].
刘殊 ;
唐建明 ;
马永生 ;
赵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32-339+347
[5]   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沙一段沉积演化与有利砂体预测 [J].
王蛟 ;
姜在兴 ;
陈世悦 ;
姜本勇 ;
邢焕清 ;
杜霖湘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71-377
[6]   分频解释技术在表征储层中的运用 [J].
朱庆荣 ;
张越迁 ;
于兴河 ;
李胜利 .
矿物岩石, 2003, (03) :104-108
[7]   分频波阻抗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J].
宿淑春 ;
王晓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5-87+2
[8]   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刘传虎 ;
刘福贵 ;
李卫忠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S1) :11-20+147
[9]   短时窗地震信号谱分析方法 [J].
张奎凤 ;
蓝晖 .
石油物探, 1995, (02) :94-98
[10]   时频分析——薄互层结构研究的新途径 [J].
崔凤林 ;
管叶君 .
石油物探, 1992, (02)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