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00年气候模拟比较和机制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星
徐韵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模拟; 强迫因子; 千年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模式MPM-2进行的多情景1000年气候模拟试验和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进行的1000年长时间积分气候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过去1000年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强迫因子变化的关系,并与部分温度重建资料作了对比,探讨了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子。模拟和重建结果均反映出了大约出现在1000~1300年的中世纪暖期、1300~1850年的小冰期和1860年之后的全球升温期。对于1300~1850年的小冰期和1860年之后的升温期,模拟和重建的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1670~1710年Maunder太阳黑子最小期时,模拟和重建结果吻合很好。各因子及其组合的强迫试验表明,在不同典型气候时期,强迫因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1000~1300年的中世纪暖期,模拟与重建资料存在一定的位相差异和幅度差异。从整体上来看,模式得出的温度距平值要小于重建温度距平值。在1000年尺度上,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度变化都有重要意义,但表现的时间不同。在最近百年尺度上,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起着相对更为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5 / 1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宋元时期中国西北东部的冷暖变化 [J].
郝志新 ;
葛全胜 ;
郑景云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871-879
[2]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重建及与区域温湿变化关系的讨论 [J].
杨保 ;
谭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880-887
[3]   中全新世时期我国西南风气候季节演变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J].
周波涛 ;
赵平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211-220
[4]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J].
姜大膀 ;
梁潇云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91-501
[5]   以树轮宽度重建九寨沟1750年以来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 [J].
宋慧明 ;
刘禹 ;
倪万眉 ;
蔡秋芳 ;
孙军艳 ;
葛文斌 ;
萧维扬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486-491
[6]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3500年树轮定年年表的初步建立 [J].
邵雪梅 ;
王树芝 ;
徐岩 ;
朱海峰 ;
许新国 ;
肖永民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477-485
[7]   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J].
石正国 ;
延晓冬 ;
尹崇华 ;
王召民 .
科学通报 , 2007, (12) :1436-1444
[8]   基于中等复杂地球系统模式的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模拟试验 [J].
徐韵 ;
陈星 .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392-400
[9]   工业革命前自然强迫的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 [J].
尹崇华 ;
延晓冬 ;
石正国 ;
Wang Zhaomin .
科学通报, 2006, (24) :2898-2909
[10]  
Simulated and reconstructed winter temperature in the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J]. H. Storch,E. Zorit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