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分布与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25
作者
林小云 [1 ]
刘建 [1 ]
陈志良 [1 ]
贺莉丽 [1 ]
申立春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湖南中南石油测录井工程院
关键词
中下扬子区; 中生界; 古生界; 海相; 烃源岩; 生烃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构造、沉积演化为基础,分析了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中扬子区主要分布在南缘碳酸盐岩缓坡,在下扬子区分布于中央台地相两侧的缓坡;下志留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扬子北缘海水闭塞环境。通过野外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表明,下古生界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混合型和腐殖型,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综合评价表明,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502 +5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扬子地区志留纪岩相古地理与石油地质条件研究 [J].
文玲 ;
胡书毅 ;
田海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11-14
[2]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J].
周雁 ;
王成善 ;
陈洪德 ;
王正元 ;
梁西文 ;
文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2) :13-18
[3]   四川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彭红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6-28
[4]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J].
周雁 ;
王成善 ;
陈洪德 ;
王正元 ;
梁西文 ;
文可东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22-29
[5]   渝东石柱地区聚气系统研究 [J].
李爱国 ;
汪福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20-22+15
[6]   扬子地区寒武系油气藏地质条件 [J].
胡书毅 ;
马玉新 ;
田海芹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33-38
[7]   湘鄂地区钻探效果分析及勘探方向 [J].
周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56-59+6+14-15
[8]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二叠系油气潜景 [J].
冯增昭 ;
李尚武 .
石油学报, 1997, (01) :12-19
[9]  
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王立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10]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刘宝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