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牛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成忠
龚荣慈
徐亚欧
冯保华
冯蜀举
袁季(广光)
郭云鹤
机构
[1] 西南民族学院
[2] 四川省畜牧局
关键词
黄牛; 雷琼牛; 辛地红牛; 瘤牛; 帮牛;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对四川黄牛、黑白花奶牛、西门达尔牛、雷琼牛、辛地红牛进行了细胞遗传和生化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黄牛在遗传基础上[柴色体的一般核型、G—带核型、C—核型、Ag—NOR的频率分布与定位、血液蛋白(Tf、Tb)基因种类及频率分布]与瘤牛(Bos indicus)基本一致,而和普通牛(Bos taurus)有明显的差异。在外形上具有瘤牛的三种峰型及发达的垂皮和体格特征,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瘤牛的耐热、耐粗饲、抗湿、抗蜱等特点,根据上述细胞遗传、生化遗传的证据,结合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根据进化细胞学观点,哺乳动物核型进化理论及生化遗传在分类中的应用原理表明:四川黄牛应属瘤牛种。同时对四川黄牛的发生演化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黄牛的分类地位与染色体G带核型研究 [J].
龚荣慈 ;
张成忠 ;
冯蜀举 ;
徐亚欧 ;
冯保华 ;
袁季广 ;
郭云鹤 .
黄牛杂志, 1992, (01) :19-24+93+2
[2]   四川黄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其它牛种的遗传关系 [J].
徐亚欧 ;
冯蜀举 ;
张成忠 ;
龚荣慈 ;
冯保华 ;
袁季广 ;
郭云鹤 .
黄牛杂志, 1991, (04) :21-24+100+2
[3]   峨边花牛的染色体分析 [J].
于汝梁 ;
陈琳 ;
陈幼春 .
黄牛杂志, 1989, (01) :10-12+97
[4]   华南野猪的核型及其与家猪的进化关系 [J].
曾养志 ;
何芬奇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152-158
[5]   中国峨边花牛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J].
王毓英 ;
曹红鹤 ;
陈幼春 ;
张忠盛 .
中国黄牛, 1987, (04) :7-10
[6]   关于中国牛种分类标准的商榷 [J].
陈幼春 .
中国黄牛, 1987, (02) :10-12
[7]   北极圈以北地区瘤牛与奶牛杂交的总结 [J].
А.Рубенков ;
汪玺 .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86, (04) :17-18
[8]   抗蜱乳用品种——澳大利亚黑白花沙希华牛的培育 [J].
G.I.Alexander ;
游曼青 .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86, (01) :7-10
[9]   哺乳动物染色体研究 [J].
陈宜峰 ;
郭健民 .
动物学研究, 1984, (S1) :52-63
[10]   澳大利亚热带肉牛研究所的肉牛育种方法 [J].
西村博 ;
王义通 .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81, (0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