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志丹西区延长组天然裂缝发育规律研究附视频

被引:15
作者
袁海科
郝世彦
张文忠
机构
[1]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延长油田; 延长组; 天然裂缝; 裂缝特征; 裂缝发育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确定天然裂缝对志丹新区注水开发的影响,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调查、岩心观察,结合实验分析研究了天然裂缝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延长油田志丹西区延长组天然裂缝发育燕山期E-W向、NW-SE向和喜山期S-N向、NE60°四组区域构造裂缝,其中以E-W、S-N向最为发育,NE60°较为发育.地下裂缝与野外露头裂缝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天然裂缝类型主要为直立、近直立大型剪切裂缝,微裂缝不发育.天然裂缝主要在砂岩中发育,泥岩中发育较少;岩性一致时,裂缝密度与层厚呈负乘幂关系,裂缝发育程度随埋深加大而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110 +110-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J].
曾联波 ;
李忠兴 ;
史成恩 ;
王正国 ;
赵继勇 ;
王永康 .
地质学报, 2007, (02) :174-180
[2]   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范昆 .
地质论评, 2006, (06) :777-782
[3]   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 [J].
童亨茂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9-13+1
[4]   陕甘宁盆地延长统区域裂缝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曾联波 ;
郑聪斌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4) :391-396
[5]   志丹探区延长组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其意义 [J].
张小莉 ;
冯乔 ;
程玉群 .
西北地质, 1998, (03) :24-27
[6]  
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预测技术研究[D]. 江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7]  
安塞油田沿河湾探区长6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D]. 张林炎.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8]  
裂缝性潜山油藏表征与预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周英杰著, 2006
[9]  
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袁士义,宋新民,冉启全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