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59
作者
周新桂
张林炎
范昆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天然裂缝; 构造裂缝; 非构造裂缝; 研究预测方法; 研究现状;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拥有相当数量裂缝型低渗储层的地质储量,在我国油气生产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开展低渗储层中裂缝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预测,无疑对我国的低渗透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在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中对裂缝预测及评价已经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方法,但是由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发育的多阶段性,对低渗储层裂缝的预测及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与进展、不同成因的裂缝预测方法、裂缝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应用异常流体压力方法预测裂缝发育带 [J].
王建 ;
李云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 (06) :413-415+9
[2]   致密储层裂缝识别的测井方法及研究进展 [J].
许同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75-78+88
[3]   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识别及相应策略 [J].
贺振华 ;
胡光岷 ;
黄德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02) :190-195+122
[4]   EMI成像测井技术在灰岩裂缝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任海容 ;
杜淑艳 ;
秦菲莉 ;
铁勇 ;
李凤琴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S1) :64-65+179
[5]   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 [J].
童亨茂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9-13+1
[6]   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J].
郭璇 ;
钟建华 ;
徐小林 ;
马在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6-11+137
[7]   油气盆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J].
周新桂 ;
操成杰 ;
袁嘉音 ;
陈彪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1) :79-84
[8]   楚雄盆地北部T3-J致密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J].
胡永章 ;
王洪辉 ;
周文 ;
段新国 ;
刘兴德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70-575
[9]   预测储层裂缝的两种曲率方法应用比较 [J].
孙尚如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71-74
[10]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与油气渗流规律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周新桂 ;
操成杰 ;
袁嘉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9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