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区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宏
谢富仁
刘凤秋
董建业
孙启伟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断层; 地应力;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库仑摩擦滑动准则; 乌鲁木齐市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技术,在乌鲁木齐市区碗窑沟断裂东段、雅玛里克断裂东段和西山断裂带中、东段开展了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得到了地表浅部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钻孔HFZK3位于碗窑沟断裂东段的南侧,孔深62.13m;钻孔HFZK5位于雅玛里克断裂东段的南侧,孔深30.00m;钻孔HFZK9和HFZK12都位于西山断裂带的中、东段,孔深分别为34m和54.5m。根据实测的地应力资料,断层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与区域构造应力SN—NNE向主压方向有一些差异,说明受断层活动影响,断层附近的应力状态与区域应力场明显不同。利用地应力实测资料研究了断层的活动性,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关系为σH>σh>σV,该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活动,与地质资料反映的以逆断层活动为主基本一致。利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摩擦强度取0.6~1.0进行分析,断层附近的现今地应力状态达到或超过产生逆断层摩擦滑动的临界值,表明测区现今构造活动以逆断层为主。研究区的3条断层不具备发生走滑断层活动的可能性,其中雅玛里克断裂东段、西山断裂带中段和东段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相比而言,西山断裂带中段危险性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05 / 8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伽师及周围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 [J].
崔效锋 .
地震学报, 2006, (04) :347-356
[2]   1991~2002年新疆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J].
高国英 ;
温和平 ;
聂晓红 .
地震, 2005, (01) :81-87
[3]   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 [J].
谢富仁 ;
崔效锋 ;
赵建涛 ;
陈群策 ;
李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54-662
[4]   储层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殷有泉 ;
陈虎 ;
蒋阗 ;
单文文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1) :3-5
[5]   乌鲁木齐地区构造应力场与中强震活动特征研究 [J].
高国英 ;
曲延军 .
内陆地震, 1998, (04) :296-303
[6]   新疆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王盛泽 ;
高国英 .
地震学报, 1992, (S1) :612-620+736
[7]   新疆乌鲁木齐-乌苏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J].
陶明信 .
地质学报, 1992, (03) :206-218
[8]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J].
邓起东 ;
张裕明 ;
许桂林 ;
范福田 .
地震地质, 1979, (01) :11-22
[9]  
三峡坝区水库诱发地震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李方全等著, 1993
[10]  
Friction of rocks[J] . J. Byerlee.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197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