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地区苜蓿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

被引:27
作者
姚济敏
高晓清
冯起
谷良雷
朱德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关键词
额济纳地区; 苜蓿地; 光合有效辐射; 太阳短波辐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3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额济纳地区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主要种植苜蓿)内2001年6~9月的辐射观测资料,对该荒漠绿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月变化、日变化、极值及其所占太阳短波辐射比例ηQ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张掖、临泽、太湖地区及美国Texas站作了比较,发现该地区PAR的夏季总量、月平均日总量及各项极值都大于前述其它站点,辐射资源十分丰富;晴天日和阴天日PAR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对于ηQ,云和水汽、太阳辐射强度、光周期对它都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紫外辐射特征及其对植物生理作用的探讨 [J].
李英年 ;
王文英 ;
赵亮 ;
赵新全 ;
曹广民 ;
师生波 .
高原气象, 2002, (06) :615-621
[2]   湿地松等3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岳春雷 ;
高智慧 ;
陈顺伟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3) :23-26
[3]   山西太岳山辽东栎的光合特性 [J].
蔺琛 ;
马钦彦 ;
韩海荣 ;
曹文强 ;
王治中 ;
王占勤 ;
张葆祥 .
生态学报, 2002, (09) :1399-1406
[4]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J].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肖洪浪 ;
李小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91-496
[5]   西北干旱区地表辐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范丽军 ;
韦志刚 ;
董文杰 ;
卫国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309-314
[6]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李英年 ;
周华坤 .
高原气象, 2002, (01) :90-95
[7]   太湖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学计算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太阳能学报, 2002, (01) :118-123
[8]   松嫩草地羊草叶片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J].
王玉辉 ;
周广胜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75-79
[9]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沙棘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1) :17-22
[10]   西藏高原田间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研究 [J].
刘允芬 ;
张宪洲 ;
张谊光 ;
周允华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6) :5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