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6年中国近地表大风日数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23
作者
孔锋 [1 ,2 ,3 ]
李颖 [4 ]
王一飞 [1 ]
吕丽莉 [1 ,2 ]
林霖 [1 ,2 ]
刘冬 [1 ,2 ]
辛源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风日数; 时空格局;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中国;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7.31.061
中图分类号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1961—2016年中国2 481站的大风日数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1961—2016年中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大风日数整体均呈减少趋势;西藏(东南和西南)地区年均单站大风日数最多(少),但减少比例最少(多)。在显著振荡周期上,全国是14年,东北、北方和西北东部地区均是60年,西北西部、西南和东南地区是7、14和60年,西藏地区是7和60年。全国、东北、北方、西北东部、西北西部、西藏、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年均大风日数分别在1991、1993、1989、1997、1986、1997、1992和1984年发生突变,但仅西北东部和西藏地区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空间上,1961—2016年中国年均大风日数呈现出明显的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年均大风日数较多分布在西藏中部和西部、青海南部、新疆东部、四川西部及内蒙古和甘肃北部地区地形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在20世纪70和80年代以正距平为主,而在其他年代均以负距平为主。1961—2016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年际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波动特征在"胡焕庸线"两侧呈东大西小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不同时间角度下的中国霾日数时空变化格局研究(1961年~2015年) [J].
孔锋 ;
吕丽莉 ;
方建 ;
张黎黎 ;
王卓妮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1 (03) :370-377+388
[2]   中国空气污染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2001-2015) [J].
孔锋 ;
吕丽莉 ;
方建 ;
徐宏辉 .
灾害学, 2017, 32 (02) :117-123
[3]   河北省近30年大风时空分布及成灾特征分析 [J].
俞海洋 ;
李婷 ;
陈笑娟 ;
赵亮 ;
魏军 .
灾害学, 2017, 32 (02) :59-63
[4]   CMIP5多模式对中国及各分区气温和降水时空特征的预估 [J].
程雪蓉 ;
任立良 ;
杨肖丽 ;
刘士军 ;
童瑞 ;
周萌 .
水文, 2016, 36 (04) :37-43
[5]   河北省大风灾害及其危险性区划分析 [J].
孙霞 ;
陈小雷 ;
俞海洋 ;
赵亮 ;
李姣 .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01) :183-187
[6]   中国1961—2012年风速变化区划 [J].
史培军 ;
张钢锋 ;
孔锋 ;
叶谦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 11 (06) :387-394
[7]   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来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J].
次仁曲宗 ;
落桑曲加 ;
顿玉多吉 .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0 (02) :28-32
[8]   1971—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区风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郭军 ;
曹经福 ;
杨艳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4) :82-88
[9]   柴达木盆地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 [J].
张占峰 ;
张焕平 ;
马小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10) :90-94
[10]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 [J].
史培军 .
中国减灾, 2014, (09)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