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脲酶活性分布特性

被引:15
作者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刘洋
王峰
机构
[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脲酶; 脱氮效果; 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考察了潜流型人工湿地中脲酶活性的分布特性,分析了脲酶分布与湿地植物、微生物状态及污水处理效果间的关系,揭示了潜流湿地的脱氮机制.结果表明:潜流湿地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以生物降解为主要途径,脲酶活性与TN去除率显著相关;各潜流湿地中,有植物湿地脲酶活性高于空白湿地,芦苇湿地高于美人蕉湿地,垂直流湿地与水平流湿地无明显差异;潜流湿地的脲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紧密相关;湿地各层的脲酶活性均沿程下降,中、上层明显高于下层;植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影响脲酶活性,使其由根面至非根区递减.芦苇根际脲酶活性高于美人蕉,新生根根际明显高于老根;潜流湿地脲酶活性受温度变化影响,低温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使湿地脲酶活性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梁威
    胡洪营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0) : 28 - 31
  • [2] 灰渣场土壤酶活性与植被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王友保
    张莉
    刘登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 110 - 112
  • [3]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的生长特性及净化能力
    张甲耀
    夏盛林
    崔克辉
    何之常
    [J]. 水处理技术, 1998, (06) : 55 - 59
  • [4]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许光辉;郑洪元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 [5]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di-n-butyl phthalate (DBP) biodegradation
    Zhou, QH
    Wu, ZB
    Cheng, SP
    He, F
    Fu, GP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5, 37 (08) : 1454 -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