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西晚稻飞虱大发生气象成因初步分析

被引:8
作者
杜筱玲
郭瑞鸽
魏丽
机构
[1] 江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晚稻; 稻飞虱; 迁飞; 气象成因;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介绍了江西省稻飞虱历年发生概况,以及2005年江西稻飞虱发生特点,并从2005年副高脊线位置与飞虱早迁、汛期降雨峰值与飞虱多迁、台风环流与飞虱秋季回迁、夏秋季温湿条件与飞虱生长繁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稻飞虱大发生的气象成因分析,力图为今后建立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预测模型,开展灾害监测与预报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晚稻飞虱具有发生时间早、面积广、为害重等特点,为历史罕见大爆发;稻飞虱主要来源于外地迁入,有春季迁入及秋季回迁2种;副高脊线位置偏南,西南气流强盛,导致春季气候适宜,暖湿气流活跃,强降水多,有利春季稻飞虱早迁、多迁、大量迁,早稻发生后的残留虫量是晚稻飞虱大发生的虫源基础;7~10月台风频频影响江西,特别是后期台风的影响,加速了秋季稻飞虱随东北气流的回迁,为晚稻飞虱大爆发起到促进作用;盛夏不热且秋季不凉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当地稻飞虱的生长繁殖,导致飞虱代数多。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50年副高对华南至江淮气候异常的影响研究 [J].
毛连海 ;
唐传师 ;
郭达烽 .
江西气象科技, 2004, (01) :12-15
[2]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J].
侯婷婷 ;
霍治国 ;
李世奎 ;
卢志光 ;
叶彩玲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3) :142-148
[3]   气候条件对中国水稻稻飞虱为害规律的影响 [J].
霍治国 ;
陈林 ;
叶彩玲 ;
刘玲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1) :97-102
[4]   江淮南部稻区稻飞虱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与药控技术研究 [J].
孙俊铭 ;
李千和 ;
陈军 ;
花日茂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3) :329-331+335
[5]   气温变化对福建褐稻虱发生与危害的影响 [J].
蔡文华 ;
陈惠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1) :59-63
[6]   江西稻棉病虫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减灾对策 [J].
梁光浙 .
江西气象科技, 1999, (S1) :79-81
[7]   稻飞虱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孙玉凤 ;
王玲玲 .
辽宁气象, 1998, (04) :19-21
[8]   1997年安徽省稻飞虱特大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J].
耿继光 .
中国农学通报, 1998, (04) :19-21
[9]   “凉夏”对江西省双季水稻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J].
魏丽 .
江西气象科技, 1998, (03) :23-26
[10]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J].
巫国瑞 ;
俞晓平 ;
陶林勇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