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外海滨悬沙分布及扩散特征

被引:18
作者
万新宁
李九发
沈焕庭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口外海滨; 悬沙; 分布; 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口外海滨地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显著的区域,该区域复杂的水流等动力因素和地形条件决定了悬沙分布和扩散的特点。本文利用大量实测资料,对口外海滨地区悬沙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分布不均,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高低相差悬殊是长江口外水域悬沙平面分布的主要特点。枯季自西向东含沙量均匀减小,等值线分布较为稀疏。垂向涨落潮含沙量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在口外的中西部水域垂向扩散系数较大,水体垂向混合程度均匀;垂向混合程度加强,水体含沙量也随之显著增加,这也造就了口外的南北两个高含沙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ADCP在长江口悬沙输运观测中的应用 [J].
高建华 ;
汪亚平 ;
王爱军 ;
李占海 ;
杨旸 .
地理研究, 2004, (04) :455-462
[2]   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 [J].
朱建荣 ;
薛元忠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68-73
[3]   长江口南汇咀近岸水域泥沙输移途径 [J].
陈吉余 ;
陈沈良 ;
丁平兴 ;
杨世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2) :166-172
[4]   长江河口悬沙的运动方式与沉积形态特征分析 [J].
茅志昌 ;
潘定安 ;
沈焕庭 .
地理研究, 2001, (02) :170-177
[5]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 [J].
李九发 ;
时伟荣 ;
沈焕庭 .
地理研究, 1994, (01) :51-59
[6]   长江口浑浊带含沙量的潮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时伟荣 .
地理学报, 1993, (05) :412-420
[7]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J].
沈焕庭 ;
贺松林 ;
潘定安 ;
李九发 .
地理学报, 1992, (05) :472-479
[8]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粘性泥沙的数量与输移 [J].
林承坤 .
地理学报, 1992, (02) :108-118
[9]   关于悬移质输沙率计算模式的探讨 [J].
倪晋仁 .
水利学报, 1990, (08) :10-19
[10]   长江河口南汇潮滩泥沙输移规律探讨 [J].
李九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1)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