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中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张翔 [1 ]
余育和 [1 ]
冯伟松 [1 ]
周伟 [2 ]
颜庆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武汉市龙王嘴污水处理厂
关键词
浮游生物; DNA指纹; 理化指标; 物种组成; PCR-DGGE; 活性污泥;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08.013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以武汉龙王嘴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污水处理各阶段中浮游生物群落的DNA指纹拓扑结构,进而探索了其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首先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总DNA提取方法,然后用原核与真核特异性引物对流程(A2/O氧化沟工艺)中不同阶段的浮游生物群落总DNA进行PCR扩增,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并对平行水样分别进行常规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物种的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各采样点理化因子、物种组成与浮游生物DNA指纹的统计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厌氧、缺氧和好氧阶段间差异较小,进水、出水分别与其它采样点间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DNA指纹在空间距离较短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而且其改变的趋势与生物组成和理化指标的趋势相符,说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水质指标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26 / 15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Genetic fingerprinting of plankton communit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aquatic ecology [J].
YAN Qingyun YU Yuhe and FENG Weisong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China ;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ProgressinNaturalScience, 2006, (09) :893-898
[2]   转基因鱼试验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优势种的关系 [J].
颜庆云 ;
舒少武 ;
冯伟松 ;
胡炜 ;
宋碧玉 ;
汪亚平 ;
余育和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7) :889-893
[3]   洞庭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J].
颜庆云 ;
余育和 ;
冯伟松 ;
梁小民 ;
谢平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6) :3-8
[4]   洞庭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应关系 [J].
颜庆云 ;
余育和 ;
冯伟松 .
生态学报, 2005, (09) :2221-2226
[5]   PCR-DGGE法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解析 [J].
刘新春 ;
吴成强 ;
张昱 ;
杨敏 ;
李红岩 .
生态学报, 2005, (04) :842-847
[6]   DGGE技术监测生物制氢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 [J].
邢德峰 ;
任南琪 ;
宫曼丽 ;
李建政 ;
李秋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4, (06) :569-574
[7]   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 [J].
余育和 ;
张文静 ;
颜庆云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4, (05) :457-463
[8]   用ERIC-PCR结合分子杂交监测焦化废水处理系统(A2/O)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J].
陈敏 ;
魏桂芳 ;
高平平 ;
王凌华 ;
庞晓燕 ;
赵立平 .
生态学报, 2004, (07) :1330-1334
[9]   用PCR指纹图技术分析焦化废水接触氧化池中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组成 [J].
李亮 ;
魏桂芳 ;
童耕雷 ;
赵立平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1-12+15
[10]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净化效能的关系 [J].
陈声贵 ;
许木启 ;
曹宏 ;
周可新 ;
徐军 ;
杨向平 ;
甘一萍 ;
翟家骥 ;
刘伟岩 ;
邵永怡 .
动物学报, 2003, (06) :77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