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16
作者
姜玉梅
郭怀成
黄凯
郁亚娟
刘永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关键词
生态交通; DPSIR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 离差最大化方法; 生态综合指数;
D O I
10.13198/j.res.2007.06.161.jiangym.029
中图分类号
U491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083305 ;
摘要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确定综合评价初始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离差最大化方法(MDM)分别对指标进行精选及赋权,引入生态综合指数(ECI)对系统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利用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问题的优势,重新组合,构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算法.运用该模型对2000─2005年北京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ECI维持在0.8以下,处于生态化建设时期;区域经济状况、道路通达性、烟尘控制及城市绿化建设方面生态化水平较高,而大气环境综合控制、绿化带整合、道路建设及物流发展方面生态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北京城市交通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肖新平 ;
李福琴 ;
涂金忠 .
公路, 2006, (08) :122-126
[2]   我国环境统计指标可操作性框架研究 [J].
米红 ;
杨炳铎 ;
刘飏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2) :71-74
[3]   生态综合指数初步研究 [J].
李世东 ;
张大红 ;
李智勇 ;
不详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5, (05) :7-10
[4]   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初探 [J].
肖峻 ;
王成山 ;
罗凤章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 (11) :1597-1600
[5]   以五个统筹力度综合规划首都生态交通 [J].
王如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 (04) :32-34
[6]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 [J].
左伟 ;
周慧珍 ;
王桥 .
土壤, 2003, (01) :2-7
[7]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异质性分析 [J].
李贞 ;
王丽荣 ;
管东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128-131
[8]   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的权重 [J].
覃林 ;
沈作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3-5
[9]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姜云, 2005
[10]  
应用多元分析[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王学民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