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变化动态

被引:13
作者
王惠 [1 ]
李倩 [1 ]
韩雪梅 [1 ]
邵国凡 [2 ]
代力民 [3 ]
机构
[1] 济南大学
[2] Purdue University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森林采伐; 阔叶红松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1.10.03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Levins、Hurlbert和Pianka生态位指数分析了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花楷槭(A.ukurunduense)和白牛槭(A.mandshuricum)生态位宽度较大。原始林与伐后不同年度资源维上优势树种宽度值不同,这是由于采伐改变了林分中的资源和空间状况,在不同资源维上,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与色木槭(A.mono)的生态位重叠最大,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没有正相关关系。伐后5 a,种群间生态位重叠降低,伐后10 a生态位重叠值不断增加,伐后15 a达到最大,伐后20 a,除少数树种对外,生态位重叠值又降低。对采伐干扰下优势树种生态位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森林采伐和伐后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53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冶民生 ;
关文彬 ;
吴斌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7-13
[2]   甜槠天然群落主要种群高度生态位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的动态变化 [J].
杨梅 ;
林思祖 ;
刘洪波 ;
曹子林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72-175+241
[3]   澜沧江上游森林珍稀草本植物生态位研究 [J].
魏文超 ;
何友均 ;
邹大林 ;
杜华 ;
崔国发 ;
郑杰 ;
董建生 ;
李永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3) :7-12
[4]   人工-天然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及竞争研究 [J].
陈存及 ;
陈新芳 ;
刘金福 ;
董建文 ;
陈世品 .
林业科学, 2004, (01) :78-83
[5]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J].
李军玲 ;
张金屯 ;
郭逍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12) :2081-2088
[6]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系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张铜会 ;
赵学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741-2746
[7]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J].
余树全 ;
李翠环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2) :18-23
[8]   森林择伐对林分的影响 [J].
董希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5) :15-18
[9]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J].
向悟生 ;
李先琨 ;
苏宗明 ;
欧祖兰 ;
宁世江 ;
唐润琴 ;
李瑞棠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2) :105-112
[10]   河南省栓皮栎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J].
吴明作 ;
刘玉萃 ;
杨玉珍 ;
李战军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3) :5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