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布局研究

被引:61
作者
陈玉洁 [1 ,2 ]
张平宇 [1 ]
刘世薇 [1 ]
谭俊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种植结构; 优化布局; 东北西部;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9.013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20032013年东北西部各县市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粮食贡献度和PSR模型方法,分析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国家"镰刀弯"地区规划提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目标,对各县市具体调减值进行核算,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2003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明显向玉米、水稻两种作物集中,而相对低产的大豆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粮食生产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多数地区被以玉米为主的类型区取代。20032013年东北西部粮食增产主要归因于种植面积扩大,其次是粮食单产提高,受粮食作物结构影响较小。东北西部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均小于0.6,处于不安全级至临界安全级阈值范围内,其中不安全级和较不安全级所占比重为97.01%,集中呈片状分布,亟待调整区域种植结构以提高耕地生态安全。东北西部玉米播种面积调减总目标为145.20万hm2,其中农牧交错带调减113.23万hm2,冷凉区调减31.97万hm2,调减地区主要集中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吉林西部和辽宁西部地区的部分县市等玉米为主的类型区。东北西部各县市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耕地生态安全、农民的生计替代和利益补偿等问题,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地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397 / 14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for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Dali Based Using PSR Model--with Data in 2009 as Case[J] . YE Hua,MA Yan,DONG Limin.Energy Procedia . 2011
[12]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 [J].
Rasul, G ;
Thapa, GB .
WORLD DEVELOPMENT, 2003, 31 (10) :1721-1741
[13]  
Assessing Landscape Health: A Case Study from Northeastern Italy[J] . PIETRO BERTOLLO.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1 (3)
[14]   松嫩平原环境演变与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J].
林年丰 ;
汤洁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474-483
[15]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周瑞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39-747
[16]   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70-275
[17]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的成因、过程和防治对策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0, (S1)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