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五道梁地区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及其构造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春山
吴满路
廖椿庭
马寅生
区明益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现场应力测量; 最大主应力; 地震活动; 区域构造应力场; 构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给出了格尔木 五道梁地区近年地应力测量的结果,并据此进行了构造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总体上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基本一致,呈NE向,局部地区主应力的方向受局部断裂的影响而不同于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在地震前后,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在震后,昆仑山断裂带附近地应力数值降低约三分之二。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高原昆仑山和羊八井现今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 [J].
廖椿庭 ;
吴满路 ;
张春山 ;
伍刚 .
地球学报, 2002, (04) :353-357
[2]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S8.1)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 [J].
徐锡伟 ;
陈文彬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戴华光 ;
张志坚 ;
陈永明 ;
何文贵 ;
王赞军 ;
党光明 .
地震地质, 2002, (01) :1-13+133
[3]   由多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喜马拉雅弧形山系的构造应力场 [J].
李松林 ;
岳华峰 ;
宋占龙 .
地球物理学报, 1986, (04) :419-423
[4]   二滩电站的地应力测量 [J].
孙世宗 ;
李立球 ;
李方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4, (02) :7-10+58
[5]   华北及郯庐断裂带地应力测量 [J].
李方全 ;
孙世宗 ;
李立球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82, (01) :73-86
[6]  
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王连捷等著, 1991
[7]  
广东核电站规划选址区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M]. 档案出版社 , 胡海涛等著, 1987
[8]  
金川矿区应力测量与构造应力场[M]. 地质出版社 , 廖椿庭等 编, 1985
[9]  
In situstressmea surementsandtectonicstressfieldintheJinchuanminearea .2 LiaoChunting,CuiMingduo,RenXifeietal. 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 . 1985